历史沿革

山亭是山东省枣庄市的市辖县级区,历史悠久,钟灵毓秀,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,历史文化源远流长。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。山亭、西集等地曾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
夏朝时期(约前21世纪-前16世纪初):南部属鄫国,北部属滕国。

殷商时期(约前16世纪初-前11世纪),南部先属(上艹下既)国,后属大彭国,北部为邾国。

西周时期(约前11世纪-前771年),南部属郑国,北部属滕郳。

春秋时期(前770年-前476年),南部属郑国,北部属滕国和邾国。

战国时期(前475年-前221年),前期,南部属兰陵,北部属滕国。前254年,现山亭区全境属楚。

秦(前221年-前206年),南部属鄫县,北部属滕县。

西汉(前206年-公元25年),南部属楚国(丞无“一”)县,北部属鲁国、沛国滕县。

东汉(25年-220年),南部属琅琊国的(丞无“一”)县、鄫县;北部属鲁国、沛国、蕃县、合乡县。

三国(220年-280年),南部属东海郡(丞无“一”)县、北部属东海郡蕃县、合乡县。

晋朝(280年-420年),南部属兰陵郡(丞无“一”)县,北部属彭城郡蕃县。

南北朝(420年-589年),南部属兰陵郡(丞无“一”)县,北部属鄫郡蕃县。

隋朝(581年-618年),公元583年,(隋开皇三年)罢兰陵郡,586年(隋开皇六年)改蕃县为滕县,北部属滕县。公元596年(隋开皇十六年)改(丞无“一”)为郑州,设兰陵县(治旧(丞无“一”)域)。公元602年(仁寿二年)废郑州,改兰陵县为(丞无“一”)县,不久又改县为兰陵县,南部属(丞无“一”)县、陵县。

唐朝(618年-907年),公元621年(唐武德四年),沂州琅琊郡(丞无“一”)和滕县。

宋朝(960年-1279年),南部属京东东路徐州琅琊郡(丞无“一”)县,北部属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滕县。

金代(1115年-1234年),南部属峄州,北部属滕阳州(后改滕县)。

元代(1271年-1368年),山亭区全境属山东西路,南部属峄州,北部属滕州。

明代(1368年-1644年),山亭区全境属山东省济宁府(后属兖州府),南部属峄州,北部属滕县。

清代(1636年-1911年),现全境属山东省兖州府,南部属峄县,北部属滕县。

中华民国(1912年-1949年),现在的镇街先后分别隶属滕县、峄县、峄县抗日民主政府,滕峄边工委(县委),费滕峄中心县(实验县),双山县、麓水县、白彦县管辖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(1949、10、1- ),现境内镇(街)先后属滕县、麓水县、白彦县、峄县、枣庄市齐村区管辖。1983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,并报国务院备案,由原滕县东部8处山区乡镇和原齐村区北部6处山区乡镇合并组成山亭区,为枣庄市市辖县级区。

“山亭,在高山前,菸菟城后,飞云台上,传说为菸菟丞相所筑。山亭之名以此,亭废台尚存。”

--明万历《滕志》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